下面有用應該,或大概 這些詞句部分,就是我猜可以,但還沒有試過的部分。
1.最基本的用法: ListView + SimpleCursorAdapter 這在許多文件都有說明,這邊就不提了
2.因應Cursor內容,更變ListView: 利用 CursorAdapter,需要自已覆寫 newView 與 bindView.
會先要你創一個View,然後自已寫從Cursor中讀出資料,並放入View中
如果要因應Cursor內容更換畫面的話,就用手動判斷操作吧。
Cursor應該會自動從第一個開始往後讀,Cursor中有幾筆資料就會有幾筆ListView。
不需,大概也無法手動管理Cursor的位置,當然可以強制Cursor移到你要的位置,但我不知道在跑的時候,Adapter是每次設Cursor的絕對位置,還是往後一位。
3.在整個ListView的最頭頁或最尾巴加資料: 利用 ListView中的addHeaderView 與 addFooterView
自已先建立一個完整的View,再將View塞入其中,可以塞入多個,它會依序往外排列。 塞入之後應該也還可以改
可以用getFooterViewsCount與getHeaderViewsCount來取得頭跟尾有幾個額外的View
*注意! 如果是用ListActivity中的制式ListView,並有設定Empty view的話,在adapter無資料時,會被empty蓋掉,無法顯示。
4.更換或增加ListView中每筆資料間的分隔線: 利用 ListView中的 setDivider 功能,將圖案放入即可。
同樣可以在xml檔中進行參數設定。
5.幫ListView增加頭尾的圖案: 利用ListView中的setOverScroolFooter 與 setOverscroolHeader,當拉超過時,會出現設定的圖案。
同樣可以在xml檔中進行參數設定開關。
6.假如在建立ListView資料後,希望將其中幾筆資料拿掉,可以用ListView中的removeViews 或 removeViewInLayout